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2010年鐵礦砂談判已開戰

歷經了2009年的景氣低靡,中國中鋼協對降價堅持,最後遭遇慘敗.中國以間諜罪起訴力拓員工胡士泰.2010年度的鐵礦石談判極度詭譎多變.三大礦業公司意圖調漲價格30%~35%.也就是說.目標是歷史新高價!!這場戰役到底結果如何.不是我們能猜得到的.但已經對行情產生巨大影響.


印度上调铁矿石出口关税 或由中方埋单


"记者了解到,现在港口几乎买不到巴西、澳洲的现货矿,因为三大矿山基本上已经停止向中国的现货供应,只有一些巴西、澳洲的小矿山在输出现货矿。"

這件事讓BCI指數再度暴跌,跌破4000點.



不過可能因為這是特殊爭議,因此BCI與海運公司股價,鋼價,完全脫節,也讓BCI失去對景氣與澳幣的參考價值





不過鎳價大致上仍與鋼價有同步的相關性



中國的經濟,商品市場的榮枯,都與鐵礦砂談判有很高的關聯.但目前價格在雙方各懷鬼胎下,重重煙幕無法看清真相.我們只能持續觀查下去.反正夏天時就會有結果.

延申閱讀:
中國股市真正方向的重要指標:鋼價
2008年度國際鐵礦石價格上漲65%

8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幫版主補充一些淺見:

就價格談判來說..巴西的VALE和澳洲的RTO都以BHP馬首是瞻,原因是這家連續2年都凹到最後,甜頭也拿最多...其他2家不願意在吃同樣的虧了.

BHP先喊出對日本的年度冶金煤(coking coal)合約價擬廢止,改採現貨價,接下來推鐵礦的現貨指數(目前包括美英新加坡都有類似的指數了),對於合約價的斷貨(減出)是第一步...接下來就逼迫鋼鐵廠接受指數價.

指數價一旦成功,過去中國在穀物和能源(石油)期貨吃的虧就很有可能在鐵礦/冶金煤再度出現...但最後目的應該是像cargill/LD/ADM/Bunge接收中國榨油供應鍊一樣...逐步控制中國礦場.

拭目以待這場國際礦商大亂鬥

Unknown 提到...

但是現在又對現貨市場斷供.這是怎麼一回事?
對操控現貨價操兵??

匿名 提到...

恩~~市場傳出澳礦對現貨市場減供(主要是中國---因為她去年沒簽合約價),是逼迫中國只能轉往印度買...由於印度礦只佔中國進口份額不到2成(澳洲巴西分佔42%&25%),因此只要澳洲減供...印度的FOB就會漲...因此使得印度有恃無恐的提高出口稅...這招2004年也用過!!

匿名 提到...

對了..再補充一點媒體沒報導的..

一般來說,年度鐵礦合約對外公佈的是價格基數,不公佈的是對各鋼廠簽訂一年的數量,這大多有10% more or less 的seller's option.

2008年第四季的國際金融大斷裂,許多鋼鐵廠大幅減產,中國剛開始也是,但當年度簽訂的量還沒消化完,日韓等鋼鐵廠忍痛履約,當然seller 有無執行more 10%的 option---未知(應該沒那麼賤)...但~~~中國違約!!!!也就是中國沒買足合約約定的數量.....這點對於3大礦商來說狠重要...這也是他們積極廢棄年度合約制的原因---因為中國有不履約的惡行!!!!

匿名 提到...

喔喔喔~回應裡面有大物出沒...快拜

Unknown 提到...

喔喔..匿名網友感覺是專業的業內.

這些資訊我們一般人跟本無法取得!

匿名 提到...

中國的招數也很多,今年以來,除了積極參股國外礦商外,媒體也頻傳河北、遼寧、山東發現大鐵礦,最近更是傳出一家民企收購了智利鐵礦,聲稱供應量將改變目前三大礦商壟斷局面。這些都是為了在談判上爭回一些bargain power,不過中國產的鐵礦含鐵量僅約35%,與進口鐵60%以上的品位相比,根本是拿比雞腿!!而智利優質鐵礦的收購案,民企真有這樣的資金規模嗎?!更何況裝卸、運輸、分銷等問題未解決,還有智利海運里程超過巴西、澳洲,運費誰又付的起呢?!

而2008年11月至2009年8月的基礎建設投資佔4兆人民幣刺激方案(08Q4~2010)不到三成,且中國央行重申2010將持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,三大巨頭看準了中國積極護航基礎建設,這次的談判,中國應該是被吃定了!!

Unknown 提到...

一名鋼鐵行業分析師在報導中稱﹐一座鐵礦至少需要5年的開發時間才能投產。
該分析師稱﹐最大的難題在於港口和海運﹐這不是一個單靠三家大公司合作就能輕易解決的問題。
報導援引一名海運行業人士的話稱﹐大型貨輪從智利到達廣東需要35至40天時間﹐卸貨又需要10至20天時間﹐這樣往返一次需要100至120天。
假設使用8萬噸級的巴拿馬極限型貨輪運輸﹐每年1.2億噸的供貨量需要500艘貨輪不停地運輸。
該海運行業人士表示﹐即便順德日新能解決船隻問題﹐運輸成本也將高於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﹐甚至可能高於從巴西進口﹔即使是中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寶鋼集團有限公司(Baosteel Group Corp.)也無法負擔這樣的成本。(道瓊社新聞)

若印度與三大礦談個密約,中國不知會有甚麼結果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