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12月12日 星期五

我為什麼喜歡逆勢接刀操作

很多人以為逆勢接刀是為了凸顯自己的獨特,猜對就像巴菲特一樣耀眼,猜錯就ㄎㄎ.事實上完全不考慮圍觀觀眾的觀感,接刀對實務操作會產生很多優勢.只不過完全以吸引觀眾目光的分析師從沒想過罷了...

1.標的明確:操作股票,需要從上千檔標的中挑選兩三檔來操作.即使用技術型態篩選,數量經常在幾十檔以上.而選擇已經大漲大跌的標的猜轉折.媒體與分析師自然會幫你濃縮投資目標數量.我需要做的工作只剩下選擇轉折時機.

2.猜錯時機仍易保有等待時間:既然已經大漲大跌.再續漲只會擴大乖離,後續引發轉折的幅度也會更大.有資金做等待的投資人最終 回本或轉虧為盈機率高.做好風控就能用耐心來應對行情.而順勢追價的,比較容易逼迫自己做迫切的決策.

3.符合散戶一般人性:便宜買進,價格變貴賣出.雖然這種對便宜/昂貴的直覺式觀感並不合理,但會比順勢交易所說的[追高賣更高]更易理解與執行.


不過要把接刀術練到精熟,需要的技巧也不大一樣:

a.猜轉折時機會比猜價位更容易成功.
b.要想辦法估算與眼前價格無關的[價值]
c.要猜交易對手的想法與情緒.這點最重要,也最難.

PS:聽說把接刀術練到更厲害後,拿來做選擇權,就會變成投資奧義~~~~

2014年10月18日 星期六

慈濟與上人,真的該檢討與道歉!

頂新魏家黑心油事件,讓輿論的怒火延燒到慈濟.因為魏應充是慈濟弟子,慈濟捐款大戶.這件事慈濟真的毫無責任?

恐怕不是!

網路上轉貼的[前國師李鴻禧求義美給雛妓少女工作]一文,凸顯了巨大的反差:

義美搶救雛妓、推廣布袋戲 李鴻禧無償代言回報 LTN

義美老董的行動就是行善,確實也讓第二代接班人將[良心]深植在企業文化中.而頂新魏家腦袋裡的行善又是甚麼?魏家認知的行善就是捐大筆款項給慈濟,捐大筆款項給各大學食品相關科系.因此賺大錢後捐錢,就成了魏家的核心理念.

金錢=功德. 這不是慈濟的本意,但這已逐漸變成人們的認知,也確實有慈濟弟子真的以為捐錢就是功德.

捐錢不會累積任何功德,蓋寺廟,布施,吃素也無功德,這是每個學佛人都該知道的事.達摩對梁武帝說過.達賴喇嘛也強調過.西方天主教早在500年前就爆發過贖罪券爭議.這布施捐獻與功德畫上等號的經典惡例.慈濟努力將過去佛教重視心靈提升與自我救贖,轉化為入世濟世救人的行動力.必定需要獲取金錢,使用金錢.但出現像魏應充這種害人惡徒,慈濟在佛學本質上的忽視難辭其咎!這的確是金錢造成的價值觀偏離.

天主教在1562年特倫多大公會議上提出:[禁止金錢換買大赦],1567年獲得教宗正式批准.從此教廷回歸正軌,天主教至今仍是歐美社會最重要的力量之一.

慈濟與證嚴上人,現在就是最好的改革時機呀!現在切割魏應充是惡業,但沉默不做為應該是更嚴重的造業吧?



2014年7月29日 星期二

基亞_3176不是騙子公司

這兩天基亞(3176)因為肝癌新藥PI88臨床三期失敗,股價連續跌停,網路上有是ㄧ片罵聲...惡意炒作?本夢比吹破??

害我忍不住想說個公道話..想賺新藥股暴利,這是完全合理的對應風險!



在美國,新藥的臨床試驗不但耗費大量資金,也耗費漫長時間.因此每個階段的估值,至少都會超過合理的研發成本.否則大型藥企併購,就有超額利潤.一項新藥,臨床前準備要1年,臨床試驗至三期,最短也需要5年,審核至量產上市也要2年以上.

ㄧ般臨床一期過關,藥廠估值就該有0.5億美元.臨床二期1.5億.臨床三期則跳升到5億.新藥如果是創新藥理,治療當前無藥可醫的重症,企業估值就該有接近10億.患病頻率高的新藥價值也高.比如說全球癌症最多的就是乳癌與肺癌.之前的Puma Biotechnology暴漲是因為他作的是乳癌藥.輝瑞一直加價想併AstraZeneca 看中的就是肺癌藥.

回頭看基亞.股本13.87億=0.46億美元. 2012年初約50元=2.5億美元.前一陣子高峰時約20億美元. 比一般臨床三期過關估值高.但考慮到肝癌是亞洲發生頻率高的重症.而且FDA給的是Special protocol assessment.也就是說肝癌藥有迫切的需求.20億美元的估值不算太離譜.只不過國外投資新藥股,大多是臨床三期有正面成果後才追價,因此消息出爐後經常直接跳漲100%.而台灣投資人太輕視臨床二期與臨床三期之間的差距了.

PI88的作用機制是抑制腫瘤血管生成.(乙酰肝素酶(HPA)抑制劑).醫界對此研究應該已超過10年.照理講研究不會徹底失敗作廢.但基亞要檢討效用不佳,修改藥品,再提臨床試驗,應該需要一段時間,對應股價即使跌完,也會沉寂一陣子.
~~~~~~~~~~~~~

想投資新藥股,最好用創投的心態來面對盈虧與資金配置.而非一般的波段操作!暴利的對應代價是猜錯時投資腰斬.猜對機率(新藥成功率)低於50%.

無此覺悟的還是少碰新藥研發股吧.






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

現在投資操作很難嗎?

當然難!

如果你是投資人.就會明瞭.目前投資決策的最大難題是:[如何避開下一段跌勢?].萬一真的沒避開,那可能是超過20%的資產損失.跌勢可能是下周出現,也可能是下月出現,沒發生前永遠無法確認.也無法知道會不會發生一刀斃命式的損害.

如果你是分析師,不論是假設自己一天前進場, or 一週前進場 or 5年前進場.只要順著已發生行情的方向.就能輕鬆愜意.

~~~~~~~~~~~~~~
為什麼這麼多的分析師愛暢談[順勢就是王道]這個概念?並不是因為順勢追價真的比較容易賺.也不是順勢比較好作決策.

而是因為[順勢就是王道]是掩飾[事後就是王道]最佳的手段!
而投資人必須面對未來,不論行情在甚麼階段.不論投資人是菜鳥還是30年老手,應付未知永遠很難!


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

基地組織建國現在進行式

中東又亂了.這個人類史上最複雜的火藥庫戰亂再起.這次等同是賓拉登的基地組織正式建國!

細數一下中東到底有多少難解的問題 :

1.以色列 vs 阿拉伯 :3000年世仇.
2.基督教 vs 十字軍東征:2000年的戰爭等於半部西洋歷史
3.石油利益:這100年來帶給沙漠民族巨大財富,但也帶來無限殺戮.
4.地區內種族問題:伊拉克北邊庫德族,橫跨6國,被欺壓千年,一直不斷尋求獨立建國機會.
5.伊斯蘭派系爭議:伊斯蘭教分為遜尼派與什葉派.在獲取政權上持續激鬥.
6.無解的問題核心:缺水.在沒有石油以前,這地區無數的戰爭真正爭奪的就是水源.

兩次波灣戰爭,以巴無止境的自殺攻擊與軍事圍剿,每天都在培養新的仇恨.




這次ISIS跟基地組織合流建國(先簡稱為ISIS黎凡特國吧),原因就是派系問題.以前的[中東狂人]海珊是遜尼,沙烏地阿拉伯也是遜尼派.遜尼派佔伊斯蘭教人口多數.另一個派系什葉派是少數,伊朗是什葉派的國家.但是這兩年美國撤軍後,伊拉克由什葉派掌權.因此美國原本培養的伊拉克部隊,因派系關係開始反叛.靠攏的對象就是極端的遜尼派組織:基地組織(蓋達).

因此現在拿著美軍配備,美軍訓練的軍官,正在與蓋達組織配合,不斷攻下伊拉克重要城市.現在的佔領區已掐住伊拉克政府軍的水源命脈,也可控制輸往歐洲的油管.

黎凡特國的西邊是敘利亞,已經內戰多時.敘利亞的總統阿薩德是什葉派,掌控安全部隊.被指控多次屠殺平民.反政府軍大多是遜尼派,對基地組織與黎凡特國友好.如果你是歐巴馬,要怎麼介入??跟屠夫站在一起打遜尼派?那遜尼派老大沙烏地阿拉伯會怎麼想?跟基地組織和談??有點難吧.

這次中東的變數會怎麼發展?

國際正義不重要.石油利益才是重點.

老美過去佈的局已完全亂掉.下圖是人們傳說伊拉克被石油公司瓜分的狀態


中國的中石油也搶進,積極收購與開發接近波灣的油田.這次黎凡特建國.美國可能要靜觀其變,等新的穩定政權出現後,再伺機協商和談吧.反正立即原油供應變少的事歐洲.老美不大痛.

假如中東這亂局持續一年以上.我不大確定股市會怎麼反映.但是40年前的越戰 VS美股走勢,先複習一下或許會有些用處.畢竟越戰算是美國真正一次[戰敗],而現在的中東局勢算第二次戰敗.





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

[王伯達新書]再見,世界工廠讀後感

來談談我跟伯達兄意見相左之處.(好歹我在2011年也寫過一本唱衰中國的輸.上證也從3000跌到2000點.2013年去了上海三趟,與中國的券商有實質的接觸與交流.產生了不少新的想法.)

伯達兄一開始提到的生產/儲蓄 是成長的基礎.同時通縮不是壞事.但我認為這根本是無法實現的烏托邦想法!

生產+儲蓄+通縮 三者的確可以造就一個經濟成長的社會.但是 借貸+消費+通膨 一樣可以.後者比較畸形,危險不安穩,但是易於實現.若兩個各自發展的經濟體一個以生產+儲蓄穩扎穩打,另一個以借貸+消費高速擴張.兩者碰撞競爭時,前者落敗機率應該是99.999999%.

[經濟學]是如何運用有限資源的學科 !正確概念!

現在的經濟社會,最稀缺的資源是空間與時間.因此高鐵比自強號貴,商務車廂又比普通車廂貴.既然無法增加時間與空間,那就只能替時空加值.你可以去隔壁小吃店看職棒,費用=一碗麵40元,也可以去現場看.費用=門票+車費+衝動買紀念品+可樂零食費用.這些需求可有可無,因此可以無限提升經濟成長.但是加上了借貸生產機制,就產生了失控風險.

這樣的經濟運行機制,幾乎不可能扭轉.中國就是這樣機制下失控的典型.

因此產能過剩,鬼城一大堆,債務滿坑滿谷,銀行又裝死說沒這回事.伯達兄所有描述的弊病都是事實,也是當前中國極難解決的經濟沉苛.我的書中也有提過,中國幾乎把過去50年來全球新興市場引發危機的因子通通收集完全了!

不過伯達兄提到的外匯存底/美債問題中,我有不同的看法.其它國家並沒有幫美國消費過度買單.這只是記帳上的誤解!舉實例:

中國出口了大量商品到美國,然後把賺的錢買美債,看起來蠢斃了.但是把整個細節在描述的更詳細些,真相是:

有一家公司叫作鴻海,在中國大量製造商品,賣到美國賺錢..錢是鴻海的.不過鴻海外資持股近50%.那真正在中國製造商品賺的錢到底屬於中國人?還是台灣人?還是美國人?如果最終的權益是美國人的,那現在資產以人民幣形式存在,未來要領走時,中國該怎麼辦??答案似乎只有一個:中國央行必須持有足夠的美元(美債)因應未來的提現需求.也就是說新興市場國家持有美債,不是愚蠢的選擇,而是必然的結果.至於中國壓抑匯率升值的利弊,比想像中複雜,本國貨幣發行額浮濫,只是其中一項效應.

由於中國在金融體系與匯率制度上的開放仍不多,因此中國當前的債務,形式與結構都相當奇特.

1.我們看到中國巨額的外匯存底,其實等同是中國的外債!(我算過,外債比重至少70%以上).但台灣與日本的外匯存底,因長年的利息收入與本國企業的順差,大多算是資產,而不是外債.

2.中國有滿坑滿谷的城投債與企業債,這些算內債,但是這些內債就像是媽媽與兒子打麻將輸一屁股後,兒子不會把媽媽移送法辦,也不會找人討債求償一樣,正常狀況債務淹到頭頂,也不會破滅.

因此內債要出事,還是需要外債(熱錢)推一把才能發生.

外部國際因素是考量中國問題的重點,美國對中國的態度,我並不認為是新冷戰..美國把蘇聯當作最大敵人,蘇聯解體是美國最大勝利.但是我認為美國並沒有把中國視為敵人,而是視為最大肥羊.慢慢刮才是最爽的.因此美國對中國的[問應手],我覺得有壓迫,也有幫助(美國其實有能力拉高黃豆/煤/銅 價,逼死中國,但實際上確是壓低價格緩和中國困境)

美國應該也完全不擔心人民幣挑戰美元地位這件事.我認為這根本是金融業的鬼扯幻想.貨幣只是交易的媒介.真正決定美元霸權地位的因子是:美國擁有最多的生產資源(天然資源/商業模式/專利/人才),與最多的終端消費.前者中國要追上,恐怕不是300年內看得到的事,後者若中國30年內追上,美國大概已經賺到手抽筋了...

最後大家最關心的一件事:中國經濟到底會不會破滅?

我的想法是:應該會.

但形式與細節,需要好好思考.

人們最常談到的日本泡沫經濟破滅,我認為實際上是泡沫後軟著陸的最佳典範.日本目前還是世界上最有錢的國家之一,在1990年後實際上都沒有出現GDP深度變成負值.失業率驟增破表的現象..真正的大跌只有股價與房價.這不就是大家期望看到的結果嗎?實體經濟正常運行,無意義的泡沫資產逐步回歸正常.銀行死氣沉沉,實業繼續高歌猛進.

中國的股市已經爛到2000點了.再爛中國民眾大概也無感.以股市作為泡沫破滅的判斷標準,那破滅是[已經發生]而且可能接近尾聲.

如果以債務違約,金融秩序瓦解作為泡沫破滅標準.那破滅仍有很多不確定性!很多人以為債務的結局不是正常被償還,就是違約.實際不然.國家賴帳才是真實世界的常態.

違約是硬性賴帳,發生機率罕見,需要匯集各種條件才會發生.
另外兩個更常見的賴帳手段是:
1.貨幣貶值--->老美最愛用這招.
2.對內通貨膨脹-->多數新興國家都用這招.

這兩招溫和賴帳的共通特色都是需要時間,現在必須考慮到中國持續拖延這個可能性最高的策略.中國目前還有A.人民幣開放.B.降息.C.降稅 三大殺手鐧.只要外在環境沒惡化,死拖活拖三五年應該還是辦得到.如果5年內讓通膨增20%(工業物料上漲,食品下跌,土地升幅同cpi),那現在的有毒資產五年後就變成生財金雞母.中國有可能已拖待變的關鍵就在於中國的銀行業不會[雨天收傘],(兒子不會將媽媽移送法辦,央企A也不會主動搞垮央企B)

因此中國未來可能走2009~2011美國的老路.寬鬆+製造通膨以拖待變.房產小跌後硬撐,銀行殭屍化.

房價泡沫正如伯達所說,非常棘手.因為炒房等同寅吃卯糧,提前消滅了二三十年的民眾消費能力.我在舊著作中也認為中國從世界工廠轉為世界市場是天方夜譚.但這兩年與中國接觸後,發現不一定.(我推翻自己書中論點)中國能無中生有變出奇妙的需求!

2013年下半年起台灣太陽能股票強強滾.真正的原因就是來自中國太陽能的需求.中國未來3年太陽能裝機量,可能等於歐美過去10年的總和!這是怎麼辦到的?中國太陽能成本特別低?補貼特別高嗎?答案是No!太陽能還是很貴.

但是太陽能裝機數量是地方官員的政績評比標準!不管賺賠.裝就對了.裝完後上網電價補貼怎麼辦?虧空國庫嗎?答案還是NO,國家電網補貼太陽能廠.然後壓抑向火電購電價格.火電打壓煤炭價格.結果就變成山西原本富得流油的煤老闆在光明正大的[市場機制]下補貼太陽能到苦哈哈為止.中國的資本主義根本不是以追求利益這個大前提建立起來的.因此太陽能貴,中國可以推展.電動車競爭力低,中國可以用規定直接變出市場.反腐可以反到連cpi都驟降.

也就是說中國可以犧牲部份產業利益,製造出另一個產業與需求爆炸性成長.

中國這樣的經濟轉型過程,可能持續5年以上.整體經濟可能如日本一樣持平掙扎(前提是國際總經無惡化),但是各產業間冰火二重天現象會越演越烈.選錯產業你會以為置身金融破滅地獄,選對產業你會以為抓到飛天的火箭.

這就是中國經濟最匪夷所思之處:破滅與崛起可能同時併存!




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

島嶼台灣,似乎真的見到天光了

很多人都覺得,反服貿這一役改變了很多人.我也深刻的體會到了!

今天去上謝金河社長的節目,談的是人民幣.另一位來賓是[投資中國信息網]的李孟洲社長.過去的認知中,所有財經界,媒體界的人士幾乎都距離[偏綠]非常遙遠.也認為對中國親善是必走的路.在節目中謝金河非常急切的談論對服貿議題的想法.

1.搞到現在,服貿真的玩不下去了.不會過.


2.[先談服貿,再談貨貿],[不談服貿,台灣無法加入國際區域經濟組織].這根本是徹底的謬論,狗屁不通的邏輯! TPP(跨太平洋夥伴關係)是美國主導,最重要功能是防堵中國,怎可能需要中國同意咧?

3.中國對台灣不應該只是讓利,應該要以更大的胸襟協助台灣加入區域組織.這才是化解台灣人民敵意最佳策略.

長期與中國密切往來的財經人士觀點真的變了!過去的思想主軸是說服台灣人接受中國,但現在變成期望中國更承認台灣國際現實地位.第三點涉及統獨的核心原則.以前財經媒體大多選擇避談,現在則視為解決僵局的良藥.

別跟我說這是賣台集團的懷柔嘴臉.多數台灣人都知道直接投降被中國合併,與完全獨立成新的國家都是背離現實的選擇.[維持現狀]則是鴕鳥想法.目前所有問題的合心亂源.台灣有一群被綠營視為[賣台人士],長期密切與中國接觸,在中國經商的人,實際上是尋求解答的關鍵人物.問題在於台灣人需要知道誰可信?誰是奸細?

反服貿會鬧這麼大,相信連中國高層也會感到詫異.服貿的條文只是導火線.真正的問題在於馬金政權作為中國的代理人太不稱職.說服台灣的方法不是用騙的,用嚇的,再不然就是偷吃步爛招.當然是反效果.不過話說回來,民進黨也是只會吃紙打架胡鬧的一群人.台灣不需要中國代理人,其實也不需要台獨代言人.(這次反服貿,d黨變不出有用論述,只能看著學生決策,老王收割,自己默默打雜當義工)

如果能讓中國直接面對台灣人民的直接民主決策,統獨僵局或許真的能看到曙光.

難得台灣從只關心自己錢途,變成一大堆人關心台灣前途.現在該作的是:

除了割闌尾,割馬金毒瘤以外,最好民進黨也能切腹,光榮解散.排除兩大不稱職代言人後.把決策空間讓給新生代發揮.才能讓台灣享受真正燦爛的陽光.




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

Yellen喊升息提前,似乎不大可怕

Yellen提出的QE退場與升息時間表,比市場預估的還快,到底影響大不大.最佳的觀察指標就是傳說中的[脆弱五國]

脆弱五國的來源就是2013年Q2~Q3時市場預期美國將開始執行QE退場,造成美債利率急升.當時最慘的新興市場國家就被華爾街分析師稱為脆弱五國.(這樣比較好編故事).

在2014年1月,美股創新高,媒體爭相暢談新興市場有多慘.脆弱五國就變成年初最被看衰的地區.現在Yellen出招.這些國家就成了觀察緊縮加速影響力的最佳線索:



怎麼看都覺得目前新興市場根本沒在怕!感覺台灣股匯市還比較脆弱些...
這表示Yellen說詞並沒有受到全面性認同.也沒有熱錢回流美國的現象發生.

2014年2月19日 星期三

這會是美國陷入衰退的線索嗎?

剛剛看到一個嚇人的數據走勢:美國Personal Income 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這可能與美國最近打算調高最低工資有關.企業如果覺得政府調升最低薪資是沉重負擔.現在就會開始凍結漲薪與徵人.這項因子可能因此觸發非農就業人數轉負.加上巴塞爾協議實施造成放貸驟減,嬰兒潮退休造成的人口結構老化,美國正式步入衰退並非天方夜譚,杞人憂天!

PS:惡因只算剛萌芽,距離束手無策還相當遙遠.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4年2月6日 星期四

台股融資真的是反指標嗎?


從這張圖來看,融資戶在8600以上減碼了29億,然後在下跌中(價位8450)再減21億.然後在8300以下買回40億.這明明是漂亮成功的價差交易,但無人讚賞.

分析師的反應是:

1/20 早盤開低測支撐 多方急駐怒軋空 元大期


隨時序進入封關倒數時刻,其實也不難想見其風險調控的需求隨之增溫,目前在電、金雙引擎持續驅動下,下檔空間應不會太大。

2/6 電子大軍來助陣 多方回神欲反擊  元大期

由市場主力的籌碼面切入觀察,無疑對空方相對有利,除非有夠大的利多挹注,否則短線逢彈仍不宜躁進。

~~~~~~~~~~~~~~~~~~~
至今不會有任何投資人認為融資散戶比元大期貨更專業,我相信未來也不會.但類似的戲碼會不斷重演.為啥融資的贏家永遠不受認同??答案很簡單:

資訊的傳遞先天不對稱.分析師比較多話,一年365天天天發言.而散戶比較沉默.這些[躁進的融資]賺到錢後只會默默數鈔票,不會大聲嚷嚷.

結論:[融資是反指標]這個明顯背離現實的概念會持續深深烙印在多數投資人腦海中.不會改變.











2014年1月8日 星期三

70年代美國股跌債跌的歷史追蹤

投資分析,比照過去歷史曾發生的走勢是一項重要的功課.只不過想找到一模一樣的歷史情境永遠不可能.最多只能找到類似的狀況作比對.

從1981年至今30年,美國一直處於利率緩慢下降的大環境中,對應的則是看似無限美好的股市前景,現在與1995~2000年時類似,人們暢談長期投資的快樂經驗,只不過1995年被推崇的是:[隨時買,隨便買,不要賣]這項金科玉律,現在則是包裝成[定時定額買ETF..本質上差異不大.

如果現在是長期利率利率上漲的起點,那1981~2013的經驗將不適用於2014年以後..未來的走勢該比對的是1955~1980才對


上圖
藍線=非農就業
綠線=5年債利率變化(已將作標軸改成指數形態,而非殖利率)
紅線=sp500走勢

並且將FED升息降息的位置標示出來. 1971年以前央行的動向沒找到(以前的Target rate不一定是fed fund rate,不易比對)


簡單的結論是:
1.紅框框出來的時間就是股跌債跌的區間,發生還蠻頻繁的.
2.當利率上升引發就業下降時=股市完蛋
3.利率上升就業上升=股市高檔震盪
4.當時的FED行為看起來既無法救股市,對債市的影響效果也不彰.

或許這就是未來的投資大環境概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