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濟成長的本質到底是甚麼?
經濟成長不等於金錢的增加,金錢,貨幣只是交易的媒介.讓我們來用一個極簡化的經濟體來作解釋:
張三是一個麵包師傅.每天花1小時三份小麥就能作出3人份的麵包.但張三不大會種田.要種1份的小麥要花8小時.
李四是個老練的農夫.每天花1小時就能種出1人份的小麥,但它不大會作麵包,需要花4小時,而且2份小麥只能作出一份麵包.
王五是個甚麼都不會作的人.種小麥要8小時,作麵包跟李四一樣.但他唱歌很好聽.
如果這三人都自食其力:
張三每天要花8小時20分鐘工作才能吃飽.
李四每天花6小時.
王五每天花8+8+4=20小時.
若3人合作:
張三花1小時作麵包,李四花4小時種麥,王五唱歌2小時換麵包吃.這樣每個人都節省時間可以去曬太陽.而且每個人同樣每天有一份麵包吃.多出來的時間與沒用掉的小麥就是財富.就等於經濟成長!
上面的例子是透過貿易獲得成長.若李四努力學張三的作麵包技巧.一樣能節省時間與原料.這就是透過知識與科技進步獲得經濟成長.
為了方便交易,這三個人用貝殼當貨幣.1個貝殼=1份麵包=3份小麥=聽歌2小時.這個經濟體只要3個貝殼就能運轉.但是李四多種的小麥最後可以把3個貝殼都收到手中.交易機制就會出問題.大家只好回到自食其力的模式.這就是通縮引發衰退.貝殼最好多一點點確保以上事情不會發生.但是若這個經濟體有人有100個貝殼,他就會不想作事,而不斷的把貝殼拿去換麵包與聽歌.麵包會因短缺而漲價.這就是通膨.
因此.必需好好的控制貝殼的數量.這數量必需保持流通性(3個貝殼).同時每天要多出一個對應多種的一份小麥.這樣財富就能累積.
不過加上人性後就不大一樣.張三每天只需要工作一小時.還可以聽王五唱歌.李四每天要工作4小時一定會不爽.王五更慘,萬一張三不想聽唱歌就只能餓肚子.王五為了確保生存,向銀行借錢買小麥,然後花8小時作2個麵包.一個自己吃,一個拿來賣(看張三賣麵包過這麼爽.當然要學習...),而且賣得比張三便宜.這時小麥的庫存就會變少.1個貝殼=2個小麥=2個麵包.沒人要唱歌.麵包每天一樣消耗3個.但小麥每天消耗5個(王五作麵包效率低,多浪費2個).王五每天與李四交易(因為他們兩個都覺得張三活得太爽).張三只好自己種小麥.李四累積大量貝殼.王五確保生存..但王五每天要花2個貝殼買小麥,只能賣1個麵包=0.5個貝殼.債務會無限累積.實際上經濟是衰退的.會造成這樣的結果來自於兩個原因:1.借貸讓王五有能力高價買小麥,2.低價傾銷麵包讓張三沒生意作.
當然還有一種情形也很糟:若張三,作麵包很厲害,因此天天作10個麵包,但是把7個直接丟進糞坑中.那一樣會讓整個社會花更多時間重小麥.但是王五搶作麵包生意,張三把麵包丟進大便坑.兩者都會讓小麥需求大增.若只計算產出,或用金錢來算財富,會有人誤以為是經濟成長.
不當借貸,扭曲市場價格,浪費.都會造成資源錯置.很不幸的.理想最佳的分工並不符合人性.於是造成了經濟總是起伏不定.看到2010年美國軍費又破表,每個國家爭相舉債次激經濟,人民幣又打死不動..這樣的經濟前景.....唉
延申閱讀:
錢都到哪去了?從貨幣本質看2008金融海嘯
5 則留言:
粉棒的文章
淺顯易懂、發人省思.....
謝謝您!
crow
竟能夠用這麼簡單的比喻解釋複雜的事物,您真是高竿!
真是好文章~ 目前情況其實就是這樣,但或許太難讓一般人理解真實的世界了
怎麼覺得四人幫講的比較好懂
果然就是
要爽大家一起爽
要死大家也一起死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