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左邊這個玩意兒就叫作Easy button.它到底是甚麼鬼東西?我至今搞不懂.因為這東西完全沒有任何實質個功用.但
Amazon上還賣10美元!而且銷售不惡!
這東西是
Staples(中文翻成史泰博公司)這家公司在賣的.staples是目前全球辦公用品零售的龍頭(
請參考MBA智庫的資料).賣辦公家俱,聽起來就像傳統產業,沒啥特殊的.進入門檻不高,競爭者一大堆,Staples不是甚麼老字號,1986才成立.它靠著一句口號打遍天下!
"顧客調查表明:當顧客期望所有貨物都有庫存時,他們對價錢並不在意。顧客強烈要求輕鬆、直接的購物體驗。“就是這麽輕鬆”(That Was Easy)的口號是這一認知的産物。"史泰博的營銷副總裁 Shira Goodman 得出結論:“顧客想要讓購物更輕鬆,這就是機會。”Staples之後所有的行銷,公司文化都圍繞在這個主題上.最後因為客戶太愛"easy"這個概念,公司乾脆把它實體化,生產出一個完全無用的按鈕,讓客戶自己買回去按到爽....(這竟然不是贈品!真不知老美腦袋在想甚麼...)
美國企業在經營品牌與企業精神上都會花巨大的成本與精神.就像最俱價值的可口可樂.將Coca cola打造成歡樂的代名詞,已經經營了50年.
但成效非常可怕.全球的小朋友小學還沒畢業,就已經被洗腦成開Party,看電影時就是該喝可樂,不該喝豆漿,Fu才會對...這樣的概念成型之後.產品就變成無敵,利潤滾滾而來,景氣再糟照樣大把大把撈錢.麥當勞這幾年經營I'm lovin'it這句話也是這樣的意圖與概念.(大家可以上
美國麥當勞的首頁看看,首頁看不到漢堡...)
這些品牌經營有成的公司在這波金融危機中股價表現也相對優秀,高點都在去年9月,之後才因全球股市系統性風險而走跌.

說實在我搞不懂到底品牌經營的關鍵在哪.當初Benq喊的快樂科技,最後不知為甚麼會不快樂收場.2002年時台灣的中環早就在注意MP3播放機的市場.當初作出來的產品很精美,只有Ipod的1/3大,容量也夠,只賣3xxx台幣.但最後贏家是Apple(早期Ipod實在又大又醜,看不出任何優點...).華碩也走這條路.認真的經營"華碩品質堅若磐石"..但股價還是像以卵擊石...唉.
我認為辨認無形資產與品牌價值.當今最成功的正是巴菲特!不論是買可口可樂,迪士尼,美國運通,華盛頓郵報.到去年的卡夫食品.巴老真正看的既不是財報,危機入市也不是主因.巴老重視的就是這種難以被取代的優勢.美股正因為擁有這些無形資產的價值.其它國家要打敗它難如登天.
延申閱讀:
巴菲特看好卡夫食品(KFT)...你要不要跟單?? 加入書籤: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