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24日 星期日
從台灣經驗看歐美信貸風暴的後續影響
德國1931年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 各地州立銀行瀕臨崩潰 Cnyes
Buyout Firms Meet in Germany as Takeovers Vanish, Returns Drop Bloomberg
看到這幾條消息.又讓我再度勾起去年的回憶
謠言:德國版李森事件 2008/8/28
整個信貸事件發展至今,歐洲與美國出現了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.美國的銀行以一家一百億的規模提列虧損.全世場愁雲慘霧.德國的銀行本來就是國有.至今抵死避談虧損.英國北岩也不敢提列,最後收歸國有.市場沉浸在安逸中.後續會怎麼發展.亞洲經驗或許能給投資人一些提示!
亞洲金融風暴襲捲市場時.當時的風暴核心之一:韓國.狀況與美國類似.銀行大虧,奄奄一息.只能引進國外資金重整銀行業.當年的韓元暴跌,政府還向IMF借款.所有情勢看不到一絲光明.反觀台灣.當初央票與眾多公司產生的倒閉潮.在老李一聲令下,劉大掌櫃運籌之後.全數由三商銀,開發工銀承接.阻止了"台灣金融風暴"的發生.當年受到媒體極高的評價.
事過三年.韓國浴火重生.台灣卻在銀行呆帳中纏鬥至2005年...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1.這次事件規模太大.英歐要能撐住不會那麼順利.
2.在自由經濟與市場中.動用國家的力量影響力相當巨大.但時間拉長.贏家一般還是自由經濟.
3.知道這樣的來龍去脈對短期的投資一點幫助都沒有.反而有害.
延申閱讀:
小心!成為能預測未來的先知會讓你賠光光!!
加入書籤: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