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5月14日 星期三
金融投資如何克服捷思偏誤(heuristics biases)?
在許多金融評論,行為經濟學派的文獻中都有提到,捷思偏誤(heuristics biases)會造成判斷錯誤.增加虧損機率.有沒有辦法克服,讓投資步上坦途???很不幸的.答案是極為困難!捷思的形成,來自於人類心理學上記憶與認知原始的結構.
人類在發展語言與智能時,為了快速理解並處理大量資訊.因此發展出基模(Schema)為認知的單位.比如說"貓".對我們來說是一整組的記憶,包含毛絨絨的外觀,三十公分左右的大小,喵喵的聲音...當我們接受到這個基模中任一項資訊,原有的記憶就會自動補足其他還沒看到或聽到的部份.當我們在閱讀文章時.一樣是用類似的方式.
建構的記憶(constructive memory)會第一時間變成你我的"認知".這在幫助人類縮小需要儲存的資訊規模,也加快的記憶的提取.但在金融認知上卻產生致命偏差.
許多金融投資上產生的資訊,往往都同時具有多空的意涵(像貨幣貶值,能增加貿易競爭力,但會減少購買力).或者隱晦不易判斷.(像各國央行的演講說詞).因此人們會自動用原先的記憶與想法補足成為認知.這就變成代表性捷思(representativeness heruistic).同時還會讓我們自動忽略掉反向的資訊.看多者舉目所見盡是利多.
人類在形成記憶時,也不是一切事物皆平等.指向性的遺忘(directed forgetting)是一種自然的保護機制.讓人們擺脫創傷,回復正常生活.很不幸的.這種效應發生再金融投資上.賠錢的錯誤操作會被一再淡化.當我們發生鮮明性捷思(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)時,滿腦子都是對的經驗.但實際下去執行.錯誤會不斷重現.
目前技術分析大部份是將過去交易的軌跡作統計,歸納出來的方法.因此只要使用技術分析.永遠會有捷思的缺陷產生.這簡直是物理學上的海森堡測不準原理的翻版.測不準原理是說物理上永遠無法同時測量位置與動量,因為觀測本身就會干擾.技術分析本身就是為了幫助投資人擺脫過度的情緒與主觀意識.但"相信技術分析"本身就形成了新的主觀,強化了捷思偏誤.
不使用技術分析也不是辦法.基本分析有效的資訊量不足.小心的使用技術分析有可能避開捷思的陷阱.但人不可能永遠精神集中,100%專注.稍有疏失,就可能是萬劫不覆.Jesse livermore雖然在1900年被稱為最偉大的作手,最後依然自殺收場...或許就只是一個晃神吧.
技術分析程式化有可能是解決之道.但實務上成功的鳳毛麟角.這樣的困境.說不定在web2.0的時代能夠有解喔!!.................(待續)
延申閱讀:
從捷思偏誤(heuristics biases)看突發事件
如何擺脫散戶情結?
加入書籤: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